为什么要自己搭建博客

其实很多人问过我这个问题,每个时期的我对于这个问题的答案,又完全不一样。

其实最开始有想法搭建博客是2012年,当时大学社团里几个team的leader都有自己的博客,有的人是自己租服务器,有的人是用SAE等免费平台。大家的目的无非是为了装个13,再就是有的时候可以自虐一下,用一些漏扫工具扫自己的网站。我当时的想法其实也和大家一样,毕竟都是在一个圈子里混的,思想这个东西是很容易在小群体里互相“传染”的。

不过介于当时还是学生,囊中羞涩。换而言之,因为家庭的关系,我不想因为正常读书之外的任何事情花家里的钱,因而这些一直都只是一个计划。

后来大概是14年吧!X局来学校校招security方面的员工,主要是pentest方向,但是技术够呛的ops也要。我当时参加了个面试,pentest主要是无线安全方面的内容,主要填报的方向是ops。由于是人生中第一次超过3个XX和我面对面,而且是单方面提问,我非常紧张。因而在对DNS、https的工作流程和原理以及 CDN的工作机制方面的问题答得很水……然后就failed了。

由于学校里的DNS服务是学校网络中心自行管理的,即使我再怎么样搞,也不过是自娱自乐,因而我下决心自己花钱,买域名、买服务器。

考虑到当时的确么什么钱,所以先是租了一个最便宜的域名,然后先从SAE开始用起,一开始真的感觉没什么。毕竟域名提供商有自己的控制台,SAE更是像给傻子用的一样,只要点点点,就能出来一个博客,每天随便记录点自己的实验,扯扯犊子。最主要的还是看看一个博客在公网上跑,和在学校的试验机里跑,有多大差别?

大概SAE用了差不多两到三个月吧!我开始着手把SAE上的内容迁移到VPS上,毕竟自己的目标是做ops,一直像个小白一样,用SAE真的是太丢人了。还是从经济方面的考虑,我决定先租一台最便宜的垃圾机器,每个月5美元的服务器。终于算是把Wordpress、Mysql三个服务搬进去了,而这一搬,就是好几个月。

嗯,不是因为我懒,而是那段时间我真的太穷了。那个时候大概15年吧!我刚找到的第一份工作,薪资给的实在是太低了,每天连饭都吃不起。每当想到我要这样坚持好几个月才能熬过试用期……每当我想要给服务器增加点配置或者……在服务器上玩点新花样,我都要告诉自己——“要克制啊!”

天无绝人之路,在那家公司没待多久后我就跳槽了。新公司是家外企,此时公司里有大量的试验机可以用,而且公司还有远程试验台……虽然如此,我还是将原来的“单节点”,扩展到了双节点,我的Bind服务终于可以从Vendor的控制台迁移到自己的服务器上了(DNS vendor要求至少要有两台用于域名解析的机器)。而这一刻,我的想法也变得很简单观察……我要观察每台机器的运行状况,每一天,每一条日志,我都要仔仔细细的看……嗯,没错,自从有了这个想法之后,没过多久,我的服务器上就装了fail2ban……你懂的。

再后来为了给客户出一些解决方案和搭建一些环境,我的Server上也出现了很多奇奇怪怪的东西……但是,又有一个新东西留下来了——haproxy。没错,我当时就是那么闲,两台机器上搭建了haproxy、apache和nginx,Wordpress的基础环境也都已经弄好了,不过考虑到数据库比较重,可能会把机器压垮,所以扩充了第三个点,里面单独放mysql。然后一个haproxy后面挂八个点:两个手工编译安装的apache端口,两个yum安装的apache端口,两个手工编译安装的nginx端口,两个yum安装的nginx端口。嗯,这是一组服务,还有一组是手工编译和yum安装的php-fpm环境……现在回头想想,感觉自己当年真的是——丧心病狂啊……

我记得那个时候有人问我,为什么不用lvs?我只想说,在那种VPS上搞lvs,真的很麻烦,我不是没搞过,但是最后真的不得不放弃,因为太麻烦了,维护起来也很不方便。

再后来,为了做实验,我也临时性的花钱多租几台服务器,做过MySQL的主从同步和多主,不过感觉用不上,毕竟我这就是一个博客……

相信读者现在也看到了,我的博客在很长一段时间,真的就只是一个我离开学校之后,给自己弄的一个实验平台。

接下来的几年时间,我都没怎么动过我的博客,顶多是偶尔增加或删除几个节点,不是因为别的,这次真的单纯因为我懒了……另一方面,我开始将一些内容记录在印象笔记中(这也正是我在前段时间数据丢失后,不愿意用之前的备份恢复,而是决定一切从头开始的原因)。

再差不多就是最近了,为了搭建K8S的实验环境我把之前的整个haproxy+nginx+php+mysql环境都推了(现在想象,好像apache已经被我停了好多年了……)搭建K8S。

也许不是因为数据丢失,我都不会想起再重新认真的把博客写起来。因为我相信我的备份方案,我相信我的平台稳定性,所以大概四月份开始,我决定落实我的博客副标题—— Just share some of my technology and me.

曾经,这一切都是我从头搭建的目的只是“实验”、“学习”和“研究”。如今,我希望它还能用其稳定性肩负起“随记”、“总结”、“分享”和“鞭策”的作用。

This entry was posted in About, Life. Bookmark the permalink.

Leave a Reply

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.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*